9月27日至29日,山东省人民检察院举办第一届全省检察机关行政检察业务竞赛。李沧区人民检察院第四检察部主任吴洋荣获全省检察机关行政检察业务竞赛业务能手,全省检察机关行政检察业务竞赛模拟听证优秀奖。
她真实、勇敢、敢闯、敢干,曾荣获“全省民事行政检察系统十佳办案人”称号“全市案件管理业务标兵”称号,在全市率先研发了案件进程主动告知系统,办理了全国首例文物保护公益诉讼起诉案件,全省首例生态损害赔偿支持起诉案件,全市首例海洋生态环境保护诉前案件,她就是李沧区检察院第四检察部主任吴洋。
她大局意识强,遇到问题考虑周全,对科室干警关怀备至,科里的大事小情都在心里装着,是全科干警的主心骨。
她绝不就案办案,每拿到一起案件,在精研法律条文的同时,总是从各个角度出发,研究案件反映出来的社会治理问题,真正将“穿透式监督”落到实处。
她勇挑重担,事必躬亲,不仅负责全科三大条线业务的综合调度、线索挖掘问题,还亲自负责公益诉讼条线案件的具体办理工作,科里的每一起案件都清晰的印在脑子里。
善于学习,时刻保持学习的能力。
自2008年研究生毕业,吴洋已经在李沧区人民检察院工作了十三年。先后在民事行政检察科、公诉科、案件管理办公室工作,2017年,又回到了民事行政检察科,也就是现在的第四检察部。十三年来,变动的是岗位,不变的是初心和对待工作的态度。
“刚参加工作在民行科的五年,在领导和同事的帮助下,让我迅速完成了从学生到公务员的转变,见了那么多反映司法不公的老百姓,让我真真体会到了检察工作的意义。在公诉的时间虽短,却让我的法律思维更全面了,而且快节奏的生活让人感到特别兴奋;案管办工作的最大收获就是全局思维,从普通办案人到综合管理岗位,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的适应转变期。”谈到自己的工作经历,吴洋如数家珍。每一段经历都是独一无二的,需要用心去沉淀。
无论是在哪个岗位,学习能力是最重要的。这么多年,一直存在着本领恐慌,刚开始是追着案子跑,需要什么学什么,这些年,已经从容多了,开始主动、有计划的开展学习。
这种恐慌,在2017年刚回民行科时最为明显。原来在民行时,仅仅是办理民事申诉案件。这次回来,发现民行的业务发生了巨大变化,民事申诉仅仅是极小的一部分,行政检察、公益诉讼,每一项都有丰富的内涵,没有别的办法,只有不断学习一条路。
善于学习,乐于实践,面对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吴洋总是多方面查找资料,搜索案例解决问题。正是由于保持不断学习的能力,在碰到刘某某污染环境案时,才能在第一时间转换思路,办理了全省首例生态损害赔偿支持起诉案件。
乐于做实事,当人民群众的知心人。
2019年年底,一位面色憔悴的大姨走进了李沧区检察院检察服务大厅,经过交谈得知,大姨先前因一次财产纠纷,被法院判决支付对方当事人人民币七万元整,在她与对方的另一次诉讼中,经法院调解,前诉讼确认的7万元被减为3万且大姨已经履行完毕。而对方却持第一次判决书向法院申请执行。法院第一时间查封了大姨的社保卡及名下所有银行卡,将其列为失信被执行人。经多次反映未果,临近年关,大姨来到李沧区检察院申诉。
接到申诉后,吴洋迅速调取卷宗,核实证据,并向法院发出检察建议。然而,过程却没有想象的顺利。“这关系老百姓的切身利益,要过年了,大姨连出门都困难,拿准的事情,就要监督到底。”历经多次沟通协调, 终于撤销了大姨的“失信被执行人” 身份并解封了其所有银行卡。这一天,已然是一九年腊月二十八了。
2020年7月份,在与信访局的沟通中,吴洋偶然发现了郭树祥行政申诉案。郭树祥的一处房屋被强拆后,一直未给予补偿。郭树祥奔走于各个部门,向法院起诉数次,8年均未得到妥善的解决,加之郭树祥系退伍军人,为案件又加上一丝敏感。通过主动与郭树祥交谈,吴洋大致了解了案件来龙去脉,通过仔细审查卷宗,查找相关判例,基本明确了工作方向。接下来,吴洋带领行政检察团队,列出计划表,逐一核查案件焦点问题,数次开会研究办案方向,向高校行政法教授虚心请教,与拆迁领域专业律师潜心交谈,并通过公开听证会的形式听取了各方对案件的意见,胸有成竹之后,针对此案的根本问题向法院发送再审检察建议。目前,法院即将作出重审判决,历经8年的奔波即将结束。
热心公益,做忠诚的公共利益守护者。
公益诉讼,是十八届四中全会以来国家赋予检察机关新的职责和使命。从2017年正式入法,一直到今天,吴洋作为第四检察部的主任,与李沧区检察院公益诉讼检察共同走过了四年多的时间。
这四年多,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吴洋体会到了双赢多赢共赢的快乐,也体验到了不被理解的辛酸。
“公益诉讼给检察机关打开了一扇窗,让我们从单纯的诉讼监督业务扩展到社会治理层面,这就需要我们不断拓展视野,才能适应监督的要求。同时,还要注意不断扩大自己的朋友圈,才能顺利开展工作。”吴洋是这样跟年轻干警讲的,自己也是这样做的。
四年来,吴洋带领公益诉讼团队,跑遍李沧的大街小巷,每一条街道都了然于胸,每一个监督领域都烂熟于心。在她的带领下,团队先后办理了文物保护公益诉讼系列案件,虚开增值税公益诉讼系列案件、水资源保护系列案件,网络外卖监管系列案件、安全生产系列监督案件等等,都取得了良好的监督效果,其中数个小项的监督均系全市首例。市院对口领导曾经这样评价李沧的公益诉讼工作:“李沧团队,专做公益诉讼的大要案。”
重视与行政机关的沟通。公益诉讼,绝不是检察机关的单打独斗,只有与行政机关密切合作,才能取得最佳的效果。行政机关没有考虑到的,检察机关要替他们考虑到;行政机关考虑到的,检察机关要比他们考虑得更细。他们不来,我们就主动上门。通过不懈的努力,真诚的沟通,朋友越来越多,工作也越来顺了。
善打组合拳。通过长期的潜心研究,公益诉讼工作的经验也越来越丰富。在李沧,公益诉讼工作早就摆脱了“一纸检察建议送去,等待上门回复”的单一工作模式,而是有一套自己独特的套路打法。摸排要全面,建议要精准,沟通要主动,跟进要及时,监督要借力,态度要坚定,手段可迂回……吴洋如数家珍、毫无保留的将自己的工作经验传递给身边的年轻干警。在她看来,法律专业知识仅仅是做好工作的一部分,工作经验更加重要。
做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忠实守卫者。4年多来,维护公益,已经成了吴洋不自觉的行动。出去吃饭,看看有没有食品经营许可证;逛商场坐电梯,看看检验是否及时;路过小区,看看消防通道是否堵塞……如此等等,已经成了生活的一部分。
Copyright © 2017 青岛市李沧区人民检察院.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07022784号-1
技术支持:山东大众信息产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