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沧检察亮点工作展播 | “未爱暖阳”守护少年 法治教育引航成长


[日期:2022-02-09 15:09:39]
来源:
作者:

开栏语
逐梦新征程,奋斗创未来。过去一年,李沧区检察院紧紧围绕区委、上级检察机关各项决策部署,始终坚持以创新引领检察工作发展,以“新点子”“好点子”破解难题、推动工作,推进“四大检察”“十大业务”全面协调充分发展,一系列创新工作成果不断涌现。即日起,“青岛市李沧区人民检察院”微信公众号推出“李沧检察亮点工作展播”栏目,从代表委员联络、党建工作建设、综合办案机制等八个方面展现李沧区检察院2021年创新工作。
“未爱暖阳”守护少年
法治教育引航成长
李沧区检察院围绕党史学习教育、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我为群众办实事”要求,坚持宗旨意识、学史力行、重办实事,以未成年人利益最大化为出发点,倾力创建“未爱暖阳”工作品牌,以“四多”模式重点打造未成年人法治教育基地+暖阳驿站工作室一体化法治教育、帮扶平台,引导青少年爱党爱国,明德守法,崇法敬法,不断提升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普法、帮扶的精准性、实效性,被区委宣传部挂牌为李沧区“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平台”。
“多元素”打造未成年人普法宣教基地
2021年3月升级建成的未成年人法治教育基地占地300余平方米,辐射全区40余所中小学。体现了三大特色:
一是法治知识丰富详实、普法教育面面俱到。基地通过 “文字说法”、“法的象征物”等专题以形象生动、贯通古今的方式普及法律常识,阐释法治发展史;以“法律名称墙”、“法律体系树”、《宪法》、《民法典》等展板介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重点知识;立足于新修订的《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及《未成年人保护法》,向前来参观的青少年传授“防微杜渐、远离犯罪”、“全面守护、助益成长”的理念。引导其牢固树立法治理念,扣好人生第一颗扣子,努力成长为可堪大用的国之栋梁。
二是采用多种科技手段,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统一。以动漫视频、互动抢答等形式,将“星光大道”“哪吒”“未检侠”等时尚元素融入普法过程,通过VR技术眼镜、AR技术换装使参观者沉浸式体验刑事审判法庭现场的公正权威,变身为理想中职业的尊荣。
三是立足未成年人群体,内容针对性、互动性强。设专区介绍《民法典》保护未成年人民事权益的特殊规定;通过设置电子签到台与留言板、“暖阳心驿”悄悄话信箱,与未成年人互动交流、接受咨询求助。
2021年以来,共接待参观20余场次,600余人次,受到广泛好评,得到区委宣传部、团区委等单位的高度关注支持,先后挂牌为“李沧区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平台”、“李沧区未成年人法治教育基地”。
“多角度”联合开展校园安全保护工作
聚焦最高检“一号检察建议”的贯彻落实,将法治进校园和强制报告制度、守护校园公益诉讼等工作结合,与部门联合开展“未爱暖阳,共护明天”为主题的校园安全保护工作。
一是与区教体局会签《关于加强检察官担任法治副校长工作的实施意见(试行)》,选取由检察长在内的11名员额检察官担任法治副校长和8名一线办案干警担任法治辅导员,积极深入校园开展预防校园欺凌、“莫让网事不堪回首”、“我的身体自己做主”、“强制报告,你知道吗?”等专题的普法宣讲。
二是建立“未爱暖阳”未成年人检察公益诉讼观察员制度,广泛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加强校园及周边安全的综合司法保护。2021年以来,我院检察官面向辖区教师、学生开展各类法治宣讲活动18场次,受益师生达3000余人次;编印《对未成年人禁售烟酒、彩票》、《强制报告,防范对未成年人的“隐秘犯罪”》系列宣传手册,发放各类宣传手册2000余份;针对学校、幼儿园周边违规向未成年人销售烟酒、彩票问题,联合区烟草局、体育中心开展清查行动,组织经营户签订《禁止向未成年人销售烟酒、彩票公开承诺书》700余份。
“多模式”完善“互联网+”涉罪未成年人帮教系统
以“专业社工+基地+互联网”方式开展全程跟踪日常帮教、专题团体辅导和一对一帮扶等多模式的涉罪案未成年人系统性帮教。联合青科大法学院积极探索涉罪未成年人帮教标准化工作流程,研发系统性帮教课程体系,引入专业化司法社工力量,对涉罪案未成年人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专业心理测评、社会调查,提供涵盖有法律、时政、国学、心理、亲职、职业规划等多方面内容的帮教课程。去年以来共对涉罪未成年人开展专业心理测评15人次、社会调查11人次,共对5名被附条件不起诉未成年人开展每日、每周、每月、每季度的递进式日常跟踪帮教合计15个月,开展法律、国学等专题团体辅导4次。
“多层次”建立涉案未成年人帮扶机制
在办案全程落实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特殊制度,除依法依规开展经济救助外,对涉案未成年人开展多层次帮扶救助。
一是提供心理救助。利用暖阳心驿工作室为涉案未成年人进行心理疏导,委托星辰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对被性侵未成年被害人开展危机干预,疏导消除其心理阴影。
二是形成帮扶合力。积极与司法、民政、教育、企业等沟通联动,协助被害人申请司法机关法律援助、办理民政局事实无人抚养困境儿童补助;协调区教体局放宽条件安排涉案未成年人异地入学;联系爱心企业救助基金,为涉案困难未成年被害人及其家庭提供工作、住处等。
三是提升家庭监护。针对办案中涉案未成年监护、教育方面存在问题,及时发出督促监护令,联合妇联、民政等职能部门举办家庭教育讲座,对监护侵害未成年人的家长依法撤销、变更其监护权,跟踪开展家庭教育指导。